據新華社重慶5月5日電,違規超前培訓、超期收取費用、虛假廣告宣傳……重慶市教委、市市場監管局5日聯合發出文件,對近期發現學而思、新東方等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課程設置、教師資質、招生收費、廣告宣傳等問題進行了通報。
筆者通過媒體報道了解到,涉及通報的教育培訓機構有18家。報道中提到這18家校外培訓機構存在課程超標超前培訓、對新學員提前超期違規收費、利用學員入讀名校進行宣傳,涉嫌虛假宣傳、虛假廣告等違法行為;
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經營紊亂,缺乏系統的市場監管。在沒有強力約束的情況下,許多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為了獲得暴利、打擊競爭對手,違規開展虛假宣傳活動,誘導、誤導消費者進行不理想消費。作為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經營者,應該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是違法的,并且會形成惡劣競爭,擾亂教培行業的發展。
本文以一個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經營者的角度,來談談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如何規范經營。
1、取得相關資質
目前,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需要具備營業執照、辦學許可、消防備案等基礎資質,不同類型的教育培訓機構應具備相關類型的營業資質。除機構本身的資質外,教職員工也應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證書,同時,教職員工必須具備開展教學活動的相關資質。在取得相關資質后,機構應保持實際信息與登記信息一致,避免出現營業地址與登記地址不符、聯系電話為空號等經營異常的情況。
2、合理收取費用
在收費方面,校外教育培訓機構不能一味追求高價課程,或者以低價、超前收費的手段吸引消費者。在課程定價方面,應遵循當地的消費水平,根據相關的物價文件合理定價。在出臺優惠政策時,不應脫離正常的價格銷售,應給予消費者真正的優惠,不是漲價后優惠,或者捆綁優惠條件。
3、簽訂培訓合同
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與消費者的糾紛,大多數是由于沒有簽訂培訓合同或者協議導致的。合規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,應有一套完整的課程購銷流程。在與消費者辦理相關培訓手續時,應及時備案培訓信息,開設客服渠道,讓消費者可以與機構及時溝通。
4、規范課程內容
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開設的課程,不應脫離正常的教學范圍。課程內容健康積極向上,不違背科學。根據不同類型的課程,審查課程本身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,適時對課程內容作為必要的調整,開設符合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課程。
5、切忌虛假宣傳
許多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廣告宣傳,過分夸大機構課程的效果,諸如“包考高分”“包入名?!钡鹊?。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經營者應熟讀廣告法,避免使用違規的廣告關鍵詞和語句,應突出機構的教學特色,以實際的課程效果進行招生宣傳。
教育培訓機構規范經營,需要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不斷摸索調整,合法規范,是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長久經營的保證。以上就是本文分享的關于教育培訓機構如何規范經營的全部內容,希望對有需要了解教育培訓機構如何經營的朋友有所幫助。
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任何企業及個人無關。轉載請注明出處!